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时间:2024-08-28 06:59:4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1

  一、引导思想

  新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机会,教师指导,以问题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多向思维,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子电工知识,让学生觉得学习和实践这些技能是一个生动、丰富多彩、有趣的过程,掌握一些照明设备安装、简单的电子生产技能,逐步建立生活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独立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九年级有四个教学班。其质量水平不同,教师应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关心进步缓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九年级劳动技术教科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本课程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本教科书包括:

  第一章安全用电

  第二章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第三章安装照明设备

  第四章电子元器件及焊接技术

  第五章电子制作简单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教学,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时刻把握

  给学生活动,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信心。

  2、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掌握内容标准,明确知识点,实行集体备课。

  3、注重实践,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思想情感教育和能力培养。

  4、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能力。

  5、开展活动课程。按时开展活动课程,明确活动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6、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3课时

  第二章3课时

  第三章4课时

  第四章4课时

  第五章6课时

  全期共20课时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

  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19人,其中女生6人,男生13人。儿童的特性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

  二:教材分析: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措施:

  1、把教材中的劳动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

  2、通过教师讲授的劳动技术的知识、方法动手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可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教学。

  3、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及时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好调整工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自己劳动收获,并且可以学习别的同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使以后做的更好。

  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5、要使学生不仅学到有关生活的最基本的知识,而且是有简单操作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

  6、讲授的知识、技能一定要正确、科学、教学活动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应在纲要确定的弹性范围内,从实际出发,体现灵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

【六年级劳技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劳技课教学计划03-20

劳技教学反思06-30

劳技课的教案07-29

初中劳技教学总结08-22

小学劳技课教案优秀07-25

劳技室工作计划05-17

劳技教师工作总结04-16

劳技教学个人工作总结04-18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01-07

劳技课教学工作总结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