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冬》教学设计1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教学要求:
1、了解初冬雾中、雾后的景象是美丽的,认识初冬季节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下雾时和雾散以后的景象及北方初冬的一些特征。难点是能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具:CAI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初冬》,前面我们熟悉了课文认识和学会了生字,现在我们做游戏开火车。
二.新授:
1、课件演示将课文分成两部分雾中和雾散。
2、出示表格:
雾中雾散
塔、小山
田野、树林
太阳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小组汇报展示。
3、“望不见”和“看不清”、“望得见”和“看得清”可以互换吗?课件展示。
过渡:雾慢慢的散了,我们看清了远处的塔和小山近处的田野、树林还看清了什么?
4、出示句子:“柿子树上挂者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1)这句话写了柿子的什么呢?
(2)为什么说大柿子像灯笼呢?
(3)同学们再看看“挂”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4)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挂”,想好后,用“挂”说一句话
(5)美读。
(6)读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5、这么美的小山村我们再去看看还有什么?
6、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
雾是冬天的自然现象,它使得地球上万物变得朦朦胧胧,具有飘渺的美,可是它很调皮,一会儿就无影无踪雾走了一切又清晰起来,无论是雾中还是雾散后的冬天都是这么美丽。你们喜欢吗?
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背诵这篇课文吧!
《初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识这些生字。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节。
3、学习掌握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课文的语句。
2、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积累词语,引入课题。
1、借助画面,回忆积累,随机理解“初冬”。
2、了解初冬常见的自然现象,随机复习“雾”的书写。
3、看图说话、读句,随机理解“白茫茫”。
(出示句子)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l指导朗读“白茫茫”。
l齐读句子。
4、继续看图说话,激发阅读兴趣,并揭示课题。
(1)看图(郊外的雾景)说话: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样?
(2)交代学习任务并揭示课题。
二、阅读描写“雾中景”段落,学习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
1、读课文,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2、交流出示2、3节,指名朗读。
3、再读2、3节,圈划词语,了解写作顺序,随机理解“不耀眼”。
(交流板书)远处望不见
近处看不清
高处(天空中)不耀眼
点拨顺序:如果说这里是远处、近处,那太阳是?
随机理解词语:“耀眼”的'意思就是光线强烈、刺眼的意思,一点也不耀眼就是一点也不?(刺眼)。
4、师生配合读2、3节,再次体会写作顺序。
板书:雾中
5、引导辨析“望不见、看不清”,体会作者用词恰当,随机学习生字“模”。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小结。
6、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按顺序看图说话。
(1)同桌背诵积累。
(2)按顺序看图说话。
(媒体)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三、阅读描写“雾后景”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具体。
1、出示“雾散了”的句子,辨析同音字“芒、茫”。
(媒体插图:渐亮)出示:渐渐地,雾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媒体词语)光芒、白茫茫
(板书)耀眼
(板书)望得见
看得清
(1)现在谁能用“望得见”和“看得清”来说一句话。
(2)课文第5节就是这样写的。齐读第5节。
3、引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由近到远)
4、自读第6?8节,整体感知内容。
5、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厚、柏”。
板书:
收白菜
柿子像……
黄叶厚(“厚”这个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师范写)
松树、柏树绿(“柏”的读音)
6、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说具体。
(1)(出示图)抓住动作把收白菜说具体。
(2)朗读积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柿子的美说具体。
(3)模仿课文,运用比喻,把树林里的景说具体。
(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冷,像,它们还是那么绿。
7、小组合作,把雾散后的画面内容说具体。
小组练习,指名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按顺序交流)
8、小结:在学了课文描写雾中的景,我们学会了看图按顺序把内容说清楚。在学习描写雾后的景时,我们更是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说具体了。今天回家,你就可以选择雾中或雾后的景,说给家长听。
四、引导质疑,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
板书:43、初冬
雾中雾后
收白菜
远处望不见望得见
柿子像……
黄叶厚
松树、柏树绿
近处看不清看得清
(模模糊糊)
高处(天空中)不耀眼耀眼
【《初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8-16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初冬》08-12
《母鸡》教学设计01-22
《冬不拉》教学设计01-2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23
《观潮》教学设计05-16
《金鱼》教学设计05-16
《草原》教学设计05-17
白鹅教学设计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