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导入
师:如果你有一罐硬币,分别为一角、五角、一元,你会怎么数?
生:一元的分一起,五角的一起,一角的一起等等。
师:这样是不是就比放在一块数方便多了,我们现在用的这个叫什么方法?
生:分类!
师:对,分类,提到生活中的钱大家都会分了。如果换成数学中的单项式,大家还会给它们分类吗?
二、教学过程
(板书:a3-2a4a33a)
师:我举个例子a3-2a4a33a,用硬币的思路,哪些属于同一面值的,应该把哪些看作一元的或5角的?
生:略
师:利用同样的方法,给下列单项式分类
(出示小黑板)
板书分出的类别
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是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那共同点是什么?
生: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师:对,像具有这样相同特点的单项式,我们就把它们称之为同类项!猜想一下同类项的概念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略
师:看课本P63中间(读出定义)学生画下来
练习同类项,老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个单项式,学生自己写两个以上的同类项,然后找几个学生读出自己写的,大家评论!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同类项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
师: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硬币,是不是一元的和一元的就属同类项了,五角的和五角的属于同类项。我左手拿一个一元硬币,右手拿三个一元硬币,他们能加起来吗?
板书1硬币+3硬币=4硬币
师:我们现在试一下把硬币换成字母会是什么效果
1x+3x=4x
师:怎么计算的?
生:(1+3)x
师:1x+3x=(1+3)x这种形式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分配律!(简单的再说一下分配律,反过来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加数的共同因素提取出来)
师:这里提到“共同因素”,作为同类项的几个单项式之间是不是都有共同因素,我们同样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样同类项之间就能进一步的运算了。我们把这样的运算叫做合并同类项
猜想合并同类项的定义,然后看课本P63下面,定义画下来
试做题7×2+2x+7+3x-8×2-6
师: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在这里可以用吗?
师: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
开始做题,做完题之后
注意:
(1)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的系数不变
(2)指出计算结果按某字母降幂(升幂)的形式排列
(3)一找,二搬,三并,四计算
讲解例题1
练习题第一题(学生写上黑板)
纠错(小黑板)
三、小结
1、什么是同类项?
2、几个常数项是不是同类项?
3、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4、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什么?
四、课下练习
P69习题1.2第一题
【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08-16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07-26
整式加减教案10-31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15篇06-24
整式的加减教案优秀12-30
七上整式的加减教案11-17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学反思(通用16篇)07-01
整式的加减教案优秀[合集3篇]02-19
整式教学反思07-03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