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反思

散步教学设计反思

时间:2025-03-15 07:01: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步教学设计反思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步教学设计反思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3、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学法探究

  1、抓住两处养分,引导研讨:

  一处是面对“分歧”时作出的决定,一处是在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

  2、要引导揣摩语言,学习语言:

  特别要品味对称的句子,要研究遣词造句,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写出来的,学习仿写。

  学习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组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提出预习要求

  1、初读课文后,找出文中生字词、注音、释义,并学会运用。

  信服:相信并佩服。

  霎时:(shà)短时间。

  分歧:(qí)(思想、意思等)不一致,有差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2、再读课文后,写出自己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

  3、三读后,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备课堂上交流。

  二、导入新课

  1、导语:

  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学习新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

  2、跳读四遍课文。(出示幻灯片①)

  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

  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

  第四遍注意独生子性情怎么样?

  引导法:不但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象,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象。

  3、谈谈自己对本文的第一印象或感受。

  引导法:既要展开,又要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4、深入研讨:(出示幻灯片②)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

  ⑴这篇课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⑵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法:抓住关健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⑶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郑重其事?

  引导法:让学生从生活细节处休会。

  5、语言运用:(出示幻灯片③)

  ⑴__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⑵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⑷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6、比较阅读:

  《散步》与《三代》(原文参照课后练习)

  引导法:《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为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新闻记者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四、总结、扩展

  1、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2、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的主题?你会怎么写呢?

  五、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

  2、写一篇读后感或与本文主题类似的文章。

  3、提出下篇课文的预习要求。

  教学后记

  本文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洋溢浓浓亲情的课文中,教学中我侧重让学生从此家庭中去领悟这份感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一方面让学生多读课文,从字里行间里去感受;另一方面我让学生去把握本文的细节描写,如: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体现了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这两处细节描写,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感情十分两分融洽的气围。此外我还侧重让学生能根据本文仿写与此主题类似的文章,从而让他们也能在实际生活中去找回可能失去了的亲情,特别像我们这的地方,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照看他们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虽然爷爷奶奶也很爱他们,可他们往往感受不到这份爱,因此通过本文让他们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散步教学设计反思】相关文章:

散步教学反思[经典]05-15

散步教学反思07-11

《散步》教学设计06-24

《散步》教学反思10-02

散步的教学反思07-24

《散步》教学反思07-06

散步教学反思05-15

《散步》教学反思05-29

《散步》教学设计11-30

语文《散步》教学反思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