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上海>教育求学>小学>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27 18:38:06 小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验证等活动,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称、苹果贴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讲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

  多聪明的曹冲啊!当时他只有7岁,之所以他能成功地称出大象的重量,受到官员们的称赞,就是因为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步体会先是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初步运用代换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师:要想很好地落实目标,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天平。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回答。

  师:这是天平,如果天平平衡了,说明两边的重量相等。

  师:今天,“天平”将和我们一起学习“等量代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看书109页,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条件和问题。

  师:在本例题中,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那么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呢?这节课,我们将和曹冲一样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请看自学提示:

  (1)、认真观察,寻找其中等量的关系,思考: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2)、带着自己的思考方法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说清楚思路,然后选代表汇报。

  师强调:观察后,先自己思考,有方法后再与小组讨论。

  生学习,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说算理: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

  学生汇报: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

  师:用算式怎样计算呢?

  生汇报,师板书:4×4=16(个)

  师: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初步渗透要抓住一个中间量。(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寻找中间量的过程。)

  板书:1个西瓜=4千克=16个苹果

  4、举一反三:

  完成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

  反馈展示算理:要求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或者先将1头牛代换成羊,就可求出2头牛可换几只羊了。

  总结:上面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生总结方法:

  1、仔细观察,寻找中间量。

  2、知道要求的量=几个中间量;一个中间量=几个其它量

  师:好,我们就用得出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拓展应用:

  1、师:八戒想用一本书换12支自动笔,他认为这样很划算,1个可以换12个。看到这些信息,你认为八戒说得对吗?(课件出示)

  引导说出理由。

  师小结:是的,我们今天所学的“等量代换”中的“等量”,可以是同等质量,也可以是同等价钱、同等数量……

  2、111页4题: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3、111页3题。

  四、总结拓展: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古代的等量代换。

  师:在没有货币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运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课下同学们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了解我们中国商品社会的发展历程。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初步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2、提高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享受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分析中,正确找到事物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发现规律获得结论。

  教学难点:利用等量关系灵活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生:作业纸、1个学具袋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先看一段历史故事:曹冲称象(课件出示视频)

  看完后老师问:问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

  通过这个故事揭示课题:等量代换。

  二、探究思考,合理推理。

  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动物园里去看看。(课件出示两只熊猫)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两只熊猫在玩跷跷板

  老师不仅看到了两只熊猫在玩跷跷板,还能猜出它们谁重呢?你们行吗?

  (多媒体分别演示三种情况:①左边熊猫重。②右边熊猫重。③一样重。)

  学生自由发言,并让学生分别说出三种情况下谁轻谁重,为什么?

  老师总结:当跷跷板平衡时就说明两边一样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证明了学生的三种猜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体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活动一:就在两只熊猫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小猴子来了。

  (黑板出示:一个平衡的跷跷板,左边是1只熊猫,右边是3只猴子。)

  你知道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我知道1只熊猫的重量等于3只猴子的重量,我看到跷跷板是平衡的而知道的。

  (在图的后面板书:1只熊猫的重量=3只猴子的重量。)

  谁能说一说2只熊猫的重量是多少呢?

  生可能会说:6只猴子。[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轻松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初步感受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思想。]

  活动二:这个时候,小兔子也来了,快来看。

  (黑板出示:一个平衡的跷跷板,左边是1只猴子,右边是2只兔子。)

  生可能说:因为跷跷板是平衡的,所以我知道1只猴子的重量等于2只兔子的重量。

  (在图后面板书:1只猴子的重量=2只兔子的重量)

  那2只猴子的重量是多少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3只呢?

  活动三:观察上面这两幅图,想一想,1只熊猫的重量可以等于几只兔子的重量?

  (黑板出示:一个平衡的跷跷板,左边是1只熊猫,右边出示“?”兔子)

  学生活动:利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

  1、拿出学具袋先动手摆一摆。

  2、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哪个组想的方法多。

  3、学生汇报。

  (请两名方法不同的学生到实物投影下来动手摆,边摆边说,让同学们清晰地看到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动手操作,充分与小伙伴交流,阐述自己的想法,多种答案出现,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

  老师总结:利用等量代换首先要找到和它们都有关系的小猴子,这就是中间量(板书:中间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刚才同学们学得那么认真,那会不会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呢?快来试一试。

  4、(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第一幅图:天平左边1个西瓜,右边6个梨。

  第二幅图:天平左边1个梨,右边2个桔子。

  第三幅图:1个西瓜的重量=?个桔子的重量。

  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后老师课件演示

  2、做一做(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3、继续看屏幕,又有什么新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第3道练习题)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反馈

  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通过摆一摆图片,小组交流,同时,整堂课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寻找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这些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换”这个教学目标设计的,使学生在容易理解的题材中体会等量代换思想,而且这些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是呈阶梯状层层递进,整节课下来学生基本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都会进行简单的等量代换了。只是教师的语言过于平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课堂过于沉闷。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07-27

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精选8篇)05-18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反思11-10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05-20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5-14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3-18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热】03-20

【荐】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3-19

【热】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3-27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总结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