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语言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的封面上有什么?(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2、小绵羊生气是什么样子?(皱眉毛,嘴巴向下弯)
3、那你们有没有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会生气呢?(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4、小绵羊也生气了,我们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1-2页并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莫莫摘下树上的苹果?
2、莫莫是怎么做的呢?它吃到上的苹果了吗?(讲述故事内容3-6页)。
3、小朋友们,如果你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吃了你会怎么办?(请2-3名幼儿来回答)
4、莫莫也生气了,(讲述7-9页)提问幼儿莫莫生气的.长出了什么?
5、小朋友们快看莫莫变成了什么样子?你喜不喜欢莫莫大喊大叫的样子?
6、教师讲述13-14故事内容,小朋友们你们说莫莫这样子的行为对不对?
7、教师总结:莫莫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生了很大的气,做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可它最不应该的就是去伤害别人。
8、如果你是莫莫你会这样做吗?我们生气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可以听音乐、做运动、一个人安静一会、看看书、打打电话、看看电视。)
9、教师讲述15-17页故事内容,莫莫因为太生气掉到了地底下,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莫莫掉到了洞里,它的心情会怎样?害不害怕?孤不孤单?
10、教师讲述18-21茉莉拿着苹果来找莫莫了,它还是愿意和莫莫做好朋友,莫莫和茉莉又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草地上。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生气,但不能做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的事情,不生气的办法有好多,我们都可以试一试,小朋友们一定要和睦相处、学会原谅别人才能结交更过的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和小兔之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情谊。
2、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自备《雪孩子》动画片、美工操作袋中的《雪孩子》。
4、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动画片
2、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教师再次一边讲故事,一边与幼儿讨论:小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雪孩子救了小松鼠后为什么躲起来?小松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呢?小兔的.房子着火了,雪孩子是不能靠近大火的,但是他为什么会勇敢地救小兔呢?小兔得救之后,最想对雪孩子说什么?你喜欢雪孩子?为什么?
三、幼儿创造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1、出示雪孩子的轮廓图,讨论雪孩子的形象和表现方式。
2、通过添加画面,分组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桥,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的介绍自己家乡的桥。
2、学习关注的倾听同伴谈话。
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爸爸妈妈在休息日带孩子走走、看看附近的桥,幼儿自画一幅画。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话题。
“这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了那些桥?和好朋友说说。”
2、个别交流,分享经验。
(1)说说家乡的`桥。
“你们家附近有哪些桥?你走过吗?他叫什么名字?”
“你认为它有什么用处?”(鼓励幼儿用自己画的桥向大家介绍)
(2)出示图片,了解各种各样的桥。
了解赵州桥、钱塘江桥、卢浦大桥。
“中国古代建造的一座闻名世界的桥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卢浦大桥建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小组讨论。
(1)说说桥的用处。
“为什么要造这些桥?”
“为什么要建造陆上桥?陆上桥也叫空中的马路。“
(2)观察桥的结构和建桥材料。
“找一找,这些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猜谜语。
“宽宽江上一座桥,桥下轮船‘呜呜’叫,桥上 汽车‘嘀嘀’叫,还有火车‘轰轰轰’,这是一座什么桥?”(长江大桥)“几条马路手拉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是道,没有红灯和绿灯,汽车一路跑的快。”(立交桥)
5、幼儿看图说说自己认识的桥。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丰富优美的词句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给人们的感受。
2、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句式,大胆仿编儿童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体验成功仿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ppt)
重点: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结构,有感情地朗诵。
难点:创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认识四季的树木
1、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四棵树吗?你们知道这些树代表的是哪个季节?(PPT2)
2、教师小结:图片上分别是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
(二)描述四季的树木(PPT3—6)
1、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桃树。
春天里的桃树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样的?你有哪些好听的词来说一说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来看看梧桐树吧!有哪些好听的词可以形容夏天很绿很多的梧桐树叶呢?闭上眼睛想想在炎热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树下,会有什么感觉呢?
3、这是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枫叶到了秋天就会变的?谁有好听的词?
我们远远地看着××的枫叶感觉怎么样?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红的枫叶就会凋零,可是你们看松树,松树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朗诵诗歌第一段,了解诗歌句式(PPT7—10)
1、四季的`树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变成其中的一棵树,听一听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配乐朗诵诗歌第一段。)
2、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树呢?(朗诵诗歌第一段。)
3、我把这好听的诗歌画了下来,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
4、看着图谱一起来朗诵。
三、仿编儿童诗,体验成功创编的快乐
1、讨论: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的树呢?
2、分组仿编诗歌。
谁愿意变成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冬天的松树)?请你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3、谁愿意来朗诵一下自己创编的诗歌?(分组朗诵儿歌)
4、小朋友朗诵的太美了,我们把这四段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树》。
5、配上音乐,完整地来朗诵一遍吧!
四、活动延伸。
除了图片上的树,你还想变成一颗怎样的树呢?我们回去以后也把它画下来,编成更好听的儿歌吧!
附: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春天的桃树,开出粉嘟嘟的花儿,把春天装扮的格外美。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夏天的梧桐树,撑着伞儿一样的树冠,给夏天送去片片凉爽。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秋天的枫树,亮着火一般的红叶,让秋天充满生机。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冬天的松树,听着落雪的声音,为冬天留住绿色的生命。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近阶段我们正在进行《我自己》大主题中《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小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区别他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自己的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字的机会。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与孩子谈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的交流表达,让幼儿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 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把幼儿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让幼儿能分清)分成四行贴在大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 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
2、 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的来表达)
3、 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4、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字是边旁上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幼儿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当幼儿说出黑板上的姓时,教师把这张卡片拿出来,让幼儿了解)以擂台赛的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6、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自制《百家姓》的书)
三、说说我的名字
1、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四、延伸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别人会怎么叫你?
3、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即特别又好听的名字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老师出示的字卡和头饰,能够完整的讲述故事。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把握丑下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品味童话语言艺术的魅力。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是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揣摩关键句,理解故事的深层内涵,体味故事中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活动准备
1、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丑小鸭的特征和习性。
3、准备字卡、录音机、各种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聆听音乐,律动,做手指操《一座小桥》导入新课。
二、基本环节:
1、通过出示头饰及数字“2”的讲解方法,让孩子们认识小鸭子,引出活动。
2、幼儿看老师出示的头饰和字卡,同听老师讲述本故事。
3、在听故事后熟认字卡上的生字,跟老师熟读课文。
4、让幼儿们用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故事的了解。
5、分组练习表演,让幼儿到讲台前给大家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些补充和鼓励表扬。
三、 结束环节:
通过律动〈数鸭子〉来结束本活动。
四、延伸环节:
1、续编故事《丑小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回家讲给你的家人们听。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之情,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小百科:《丑小鸭》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同时“丑小鸭”也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画面,积极地表达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推测故事情节。
2.理解文学作品,懂得做任何事不能光想着自己,要顾及别人感受。
活动准备:
PPT女巫温妮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故事。
1.教师利用幻灯片出示一幢黑房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课题。
2.问:这是一幢黑黑的房子,你们喜欢住在黑房子里吗?有一个女巫啊,她就是喜欢住在黑色的房子里,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她,好吗?
3.出示书的封面,教师向幼儿介绍温妮和黑猫。(讲述故事的开始至“恰恰是麻烦的开始”)
4.房子和威波儿都是黑色的,你们觉得会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发生?
5.到底会有什么麻烦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结合幻灯,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内容,推测故事情节。
1.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前半段。
(1)出示图片5,发生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你看懂了吗?(请幼儿集体讨论)
(2)请个别幼儿讲述后教师总结画面内容。
(3)出示图片6,这回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出示图片7,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5)发生了这么多的麻烦,女巫温妮会想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麻烦事呢?
2.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后半段。
(1)女巫温妮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出示图片8、9,找找威波儿在哪里?这下威波儿无论在哪里,温妮都能够看见他了。可是温妮不允许威波儿睡在床上,我们来看看温妮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10,这下出现了什么麻烦?(集体讨论)
(4)温妮翻了三个跟头,一头栽进了花丛中。你觉得这个时候的温妮心情是怎么样的?(帮助幼儿理解“愤怒”一词。)于是愤怒的温妮又拿起她的魔法棒,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看看彩色的威波儿是什么样子的。
(5)出示图片11,温妮把威波儿变成了彩色的猫了。
(6)出示图片12:现在威波儿在哪里?
(7)出示图片13,威波儿藏到了数顶上,因为它知道自己看起来滑稽极了,连鸟儿们都嘲笑它,威波儿特别难过,它整天整夜地待在树顶上不下来。这个时候温妮的心情怎么样呢?温妮很爱威波儿,看到威波儿这么难过,她也很不开心,这个时候她很想让威波儿高兴起来,温妮会怎么做呢?
3.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的结尾。
(1)出示图片14,这时候,威波儿变回了原来的颜色,它心里怎样?可是他们的麻烦还是没有解决啊?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出示图片15、16,现在威波儿开心了,女巫也高兴了,而麻烦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无论威波儿走到哪里,女巫总能看见它了。
4.我们完整来听一遍这个故事。
三、完整欣赏,剖析女巫前后不同的做法。
1.讨论:当麻烦的事情发生后,女巫先是改变了猫的颜色,后来又改变了房子的颜色,这两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小结:当麻烦的事情发生后,女巫先是改变了威波儿的颜色,这种做法让威波儿很难过,女巫发现威波儿不开心以后马上把他变回了原来的颜色,把房子变成了彩色的,这样威波儿高兴了,女巫高兴了,麻烦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徐老师也喜欢女巫的第二种做法,因为她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只想着自己,而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也不能光想着自己,也要考虑到别人感受。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发想象力。
2、增强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朋友的情感。
准备:
幼儿画册人手一份,跟画册配套的背景图片,小白兔、老山羊、小猫、松鼠、小鸡、金龟子、小蚂蚁图片各一张,故事录音
过程:
一、引起兴趣,小朋友,你们画的桃花树可真漂亮,(展示出几份幼儿的作品)有只小白兔想在你们的'桃花树下安家,我们一起拍手欢迎它!
一天,小白兔在池塘边见到了许多粉红色的桃花瓣,你们猜猜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小白兔到底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自由阅读:请小朋友打开书,从第2页看到第7页,一页一页的看,边看边想,小白兔捡到桃花瓣后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教师提问:
1、看完了故事谁能告诉我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白兔捡到桃花瓣后,首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
3、它把桃花瓣寄给了谁?用 了什么方法?
4、老山羊收到好朋友的桃花瓣,心理怎么想?桃花瓣给老山羊带来了什么用处?
5、小猫、小松鼠,小鸡、金龟子和蚂蚁它们收到好朋友寄来的桃花瓣是怎么想的?桃花瓣给它们带来了什么用处?
6、后来朋友们都到哪里去春游?大家对小白兔怎么说?小白兔又对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三、听故事,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并结合幼儿画册,找一找录音中和书中有什么不一样的?
四、教师提问,幼儿讨论。
1、要是老山羊把桃花瓣当船,蚂蚁把桃花瓣当书签,好不好?为什么?
2、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五、故事迁移: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把桃花瓣送给谁,你希望她把桃花瓣当成什么?会给她带来什么用处?请小朋友课后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并回家自己制作一片桃花瓣,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大班语言教案【精】06-16
大班语言教案【热】06-16
【精】大班语言教案06-16
【热】大班语言教案06-16
大班语言教案【推荐】06-16
大班语言教案【荐】06-16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