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会谦让幼儿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及与同伴友好和睦相处的方法。
2.体验与老师、同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课前收集有关"我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以图画或图示等方法记录下来。
材料准备:纸、笔、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小黑猪噜噜》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鼓励幼儿说说小黑猪没有朋友的原因。提问:小动物们喜欢和小黑猪玩吗?为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小黑猪,要怎么做才能让小朋友喜欢你?
2.交流"我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学习友好相处的方法。
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已有的友好相处经验。
师:平时是怎样和好友友好相处的?
师幼共同梳理友好相处的'方法:一起分享玩具、懂得谦让、关心帮助同伴、待人有礼貌等。
3.分组情景表演,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1)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
(2)集体分享,为幼儿颁奖。
4.活动结束,进一步感受同伴之间友好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多开心呀,我们大家一起比一比谁的朋友多把!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2
设计意图:
由于现在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往往唯我独尊,不懂得谦让。本节活动就是结合幼儿社会领域目标——知道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会分享、轮流、谦让,自觉遵守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而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2、让幼儿在实验中感知谦让的重要性。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广口瓶、带线的乒乓球。
2、视频《小羊过桥》。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视频——《小羊过桥》
提问:小黑羊和小白羊过桥了吗?他们为什么没有过去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反思继续欣赏故事)
二、师幼共同做实验——《闪光的小球》,在游戏中了解谦让的重要性。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闪光的小球》,(教师出示乒乓球)这个小球为什么闪光呢,小朋友做完游戏就知道了。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一个广口瓶,每人一个拉好线的乒乓球。
(2)每组幼儿听口令,把乒乓球放入和拉出广口瓶,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2、戏实录:教师喊完口令,每组幼儿都争着抢着把球放入和拉出瓶子,导致有些小组往出拽球时,广口瓶摔倒,有些小组乒乓球的绳子缠绕在了一起,有些小组好几个球拥堵在瓶口,把瓶子悬了起来。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刚才的游戏环节,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问题呢?(教师把球抛给幼儿,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后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4、幼儿讨论后重新游戏:经过刚才的讨论,幼儿学会了小组分工合作,大家自觉排好了一定的顺序进球和拉球,游戏进行就顺利了很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第一次游戏时,争着、抢着,球不能顺利进出广口瓶,大家通过想办法,分工后,一个挨一个进球和拉球,就能很快完成游戏。一个挨一个,就是一种游戏规则,就是小朋友之间的谦让,也就是这个游戏为什么叫闪光的小球,它闪着的.就是谦让的光。
三、共同探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需要遵守规则,还需要懂得谦让:
1、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课件讲述:
小结:谦让是美德,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懂得遵守规则。
四、情景表演——《小羊过桥》
小羊也通过咱们的活动,知道了应该谦让,看,它们又在小桥上相遇了——幼儿分组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演绎新的小羊谦让过桥的故事。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的实验材新颖、直观,幼儿通过前后两次对比操作,能从中体会到谦让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自由讨论,并且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把更多学习空间留给了幼儿。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朗诵儿歌,能较好地表现诗句的重音与停顿。
2、知道对人谦让是很好的。
活动准备:
木偶哥哥和弟弟。准备一个大梨一个小梨。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木偶哥哥、弟弟、出示大梨和小梨。
让幼儿进行设想:这是哥哥这是弟弟,一天妈妈买回两个梨,一个大一个小,哥哥和弟弟会怎么分这两个梨呢?让幼儿进行设想,表现各自的态度。
2、引起学儿歌的兴趣:哥哥弟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听听儿歌“两个梨”。
教师操纵木偶朗诵儿歌,教师大声朗诵幼儿小声跟着,反复学习。
3、幼儿可以自由结合,你朗诵给我听我朗诵给你听。
附儿歌:
两个梨
妈妈下班来,带回两个梨,大的给哥哥,小的给弟弟,哥哥说:
“弟弟比我小,大梨给弟弟。”
弟弟说:
“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梨。”
妈妈点点头,脸上笑眯眯。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3
目标:
1. 理解谦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认识到谦让对个人和集体的价值。
3.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尊重、关爱和友善。
教学步骤:
步骤1:谦让的引导 (5分钟)
a.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曾经看到或经历过的谦让的情况。
b.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谦让的理解。
步骤2:讲解谦让的概念 (10分钟)
a.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谦让是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包容他人的行为。
b. 通过图片或故事分享一些谦让的例子,例如让座、分享玩具等。
步骤3:影视教材 (15分钟)
a. 播放与谦让相关的动画片或短片,引导幼儿观看并讨论片中人物的行为是否谦让。
b. 引导幼儿提出其他自己认为谦让的行为,并进行讨论。
步骤4:角色扮演和游戏 (15分钟)
a.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谦让行为,例如让座、分享玩具、与朋友友好相处等。
b. 设计团队合作游戏,要求幼儿相互合作谦让,以达到游戏目标。
步骤5:制作谦让海报 (10分钟)
a. 分发材料让幼儿制作谦让海报,可以用图片、绘画或文字形式表达。
b. 鼓励幼儿在海报中呈现出谦让的场景和行为。
步骤6:情景剧演示 (15分钟)
a. 分组进行情景剧的'演示,演绎一些谦让的场景。
b. 让每组幼儿向其他幼儿解释他们演绎的场景中的谦让之处。
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谦让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讨论,幼儿有机会理解并实践谦让的行为。希望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展现出尊重、关爱和友善的品质,为和谐的集体环境做出贡献。
拓展活动:
1. 邀请家长分享他们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谦让的经验和方法。
2. 安排幼儿参观当地的志愿者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谦让的力量。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分享他们看到的或经历的谦让行为,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互相谦让的良好品质,是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不仅要懂得谦让,还要学会谦让的方法。
活动准备:
动画片《山羊过桥》;录象片《公交车上》;电视、录象机、磁带、录音机;山羊头饰两个、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过独木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课题。
1、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
师:听着欢快的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瞧,这有一个独木桥,游戏的名字叫过独木桥。两组进行游戏,看哪组小朋友都能顺利过桥一个都不掉下来。
2、游戏结束教师点评
(二)观看动画片《山羊过桥1》
1、幼儿观看动画片
师:让我们来看看两只山羊是怎么样过桥的。
2、看完动画片后,提问:
(1) 小羊是怎么样过桥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2) 想一想怎样过桥,小羊才不会掉下去,并能顺利到达对岸?(幼儿展开讨论)
(三)情景表演《山羊过桥2》
1、观看大班幼儿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过桥的情景剧。
2、教师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们互相谦让顺利的过了桥。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能办好事,不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事情。
(四)观看录象《公交车上》,学习谦让的方法。
有一天,有两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遇到了什么事?
1、看完后提问:
(1)公交车上发生了什么事?
(2)两个小朋友都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吗?
(3)他们都给老爷爷让座,那如果你是老爷爷你愿意坐在谁的座位上?为什么?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能主动让一让别人,作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体验游戏 图片分析 儿歌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系有细绳的小球 矿泉水瓶子
活动过程:
1.游戏“逛公园”
1)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五个幼儿。
2)教师向幼儿说明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谁。(红色代表妈妈,绿色代表爸爸,蓝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爷爷,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儿将小球放入瓶子(公园)中,教师引导幼儿:公园里有什么,你们在公园里玩得开心吗?
(铃声响起)教师:“公园里着火了,大家快跑!”
(铃声结束)幼儿松开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你们从公园跑出来没有?为什么没有跑出来?结果怎么样?你们又是怎么跑出来的?
小结:公园里着火了,大家都赶紧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拥挤,只顾着自己,结果谁也没有跑出来。都受伤了,有的人互相照顾,一个一个地跑,就全都跑出来了,谁也没有受伤。
2.讨论:大家应该让谁先跑,谁最后跑?为什么?
3.第二次玩“逛公园”的游戏,鼓励幼儿按照大家讨论的顺序从公园里出来。
4.看图讲述: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5.儿歌:“拍手歌”。结束活动。
附 儿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起。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谦让很简单。
你让我来我让你,和谐社会更美丽。
活动延伸:
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时候,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楼道的拥挤情况,让幼儿了解拥挤的.害处,在实际生活中知道要让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时候靠楼梯的右边,不能拥挤。同时号召家长也一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教育幼儿养成互相谦让的好习惯。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是要有秩序礼貌让行,进而指导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3、深入贯彻《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孩子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难点: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下朋友:刚才老师和你们在外面玩什么啦?玩如何的?那么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
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让下朋友听,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
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去高处取东西、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延伸1: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延伸2:在公共场所如:去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去大型的游乐场等都应该排好队、有秩序的进行。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并结合一些懂礼貌的小故事读给小朋友,让其深入理解,对其进行品德教育。
【学会谦让幼儿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学会倾听》教案01-20
《学会赞美》教案05-18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学会分享》04-06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学会了,我快乐03-06
主题班会学会感恩教案12-07
小班安全教案:学会自我保护01-17
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教案10-20